主页

1933年后包豪斯风格继续传承的7个国际范例

在纳粹党的政治压力下,包豪斯建筑学院于1933年4月被迫解散,之后,先前的学生和系科教师因即将来临的战争而分散,学院的思想,教学方法和哲学也因此得以传播至世界各地。在与包豪斯相关的众多创新人才中,很多人在别处继续着卓著的事业。其中一些以艺术家或设计从业者谋生,另一些则继续或开始担任教师——而且还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同时做这两件事。

1933年后包豪斯风格继续传承的7个国际范例 - 更多图片+ 6

包豪斯开创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定义了这个学院,也毁灭了它,而后被寻求新归宿的学生和教师带往世界各地,也将一种相对受限的哲学转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时代定义运动。一些人创立自己的学校来继续他们的事业,另一些人则加入现有机构,并从内部影响他们,在其后留下了现代主义和跨学科教学的痕迹。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些侨民对建筑和设计教育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日仍然存在。

在包豪斯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建筑院校的课程体系之时,以下7所院校的根源和改变可以追溯到包豪斯学派。以下是对这些学校,以及它们与包豪斯的联系的概述:

1. 新包豪斯学院(现今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由其名称大概可以想到,这所院校有意实践着由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Moholy-Nagy)带到芝加哥的包豪斯思想体系。莫霍利-纳吉( Moholy-Nagy)是一名匈牙利画家和摄影师,曾在1923到1928年在包豪斯学院担任教授。1937年,他受美国实业家和慈善家沃尔特·帕普克(Walter Paepcke)之邀迁居美国,并担任新包豪斯学院的院长,而新包豪斯学院最终成为了设计学院,并作为今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一部分。

László Moholy-Nagy. Image © Wikimedia user DalglishSarah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肩负着"让社会最大化利用建设能力来满足其利益[2]"的使命,曾经的新包豪斯学院成为了美国第一所提供设计博士学位的院校。今日的设计学院(ID)将自身描述为"基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系统性思考[2]",这使人回想起包豪斯的一体化和功能化思想,也是莫霍利-纳吉( Moholy-Nagy)在其工作中所例证的。

Work by László Moholy-Nagy. Image © Wikimedia user Sailko licensed under CC BY 3.0

2. 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lm)

在更靠近包豪斯故乡的德国城市乌尔姆,先前的学生马克斯·比尔(Max Bill)担任了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校长 [3]。这所院校于1963年由马克斯·比尔(Max Bill),英格·艾舍尔-绍尔(IngeAicher-Scholl)和奥托·艾舍尔(Otl Aicher)创立,继承了包豪斯将艺术与工艺和科技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强调全面,多学科交叉的设计方法。

Ulm School of Design building by Max Bill . Image © Flickr user alphanumeric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比尔(Bill)不是唯一一个与乌尔姆设计学院相关的包豪斯学院毕业生。学院刚成立时,教师中也包括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和沃尔特·彼得汉斯(Walter Peterhans),先前包豪斯的所有教员和另一个包豪斯学院毕业生海琳·诺尼-施密特(Helene Nonné-Schmidt)。客座讲师包括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 赫伯特·拜耳(HerbertBayer), 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包豪斯学院的创始人)。乌尔姆设计学院旨在创建一个专注于人性化教育,并将创作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的教育与研究机构。“乌尔姆模式”至今仍对国际设计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4]

Max Bill. Image © Marcel Vogt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3.新艺术学院(Nieuwe Kunstschool)

另一位包豪斯学院的毕业生保罗·雪铁龙(Paul Citroen)则创立了自己的学院,他也是一位绘图师,画家和摄影师,在包豪斯学习期间曾师从保罗·克利(Paul Klee),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包豪斯对Citroen的影响在他的肖像摄影中体现得最明显,摄影中常常展示着一个直视镜头的被摄者。在1933年之前,雪铁龙(Citroen)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并与简·哈弗曼斯(Jan Havermans)和查尔斯·罗洛夫斯(Charles Roelofsz)共同创立了新艺术院校。 [5]

Paul Citroen. Image © Hans van Dijk / Anefo licensed under CC0 1.0

虽然这所院校在永久关闭之前只存在了8年,但它现代风格的教学和艺术设计方法让它变得与众不同,也有助它和当代且更保守的应用艺术教育学院(现金的里特维德艺术学院)同台竞争。雪铁龙(Citroen)创办这所院校的意旨也是受包豪斯学院的启发:他想在教授基本原理的同时,创造条件来培养创造力。新艺术学院以包豪斯式的学科整合为基础,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包含了版式设计和时装设计,这也使得它成为了荷兰第一所艺术时装教育机构。 [6]

4. 黑山学院,北卡罗莱纳

曾在包豪斯学院学习和授课的约瑟夫(Josef)和安妮·阿尔伯斯(Anni Albers),由于其犹太血统在1933年被驱逐出德国。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帮助他们在新艺术实验学院,即北卡罗莱纳黑山学院取得教职。安妮教授纺织和纺织设计而约瑟夫(Josef)则是艺术项目的主任 [7][8]。与包豪斯的理念一样,黑山学院专注于跨学科教学方法,并把艺术当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Main building of the former Black Mountain College. Image via Wikimedia under public domain

有人将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的教学方法描述为是在经营他自己的学院,这说明了他对艺术项目发展的影响。同期,安妮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她的设计作品和编织作品在美国各地展出。她还撰写并发表了许多关于设计的文章。两人于1950年离开黑山学院,同时约瑟夫(Josef)被任命为耶鲁大学设计系主任。不久之后,黑山学院由于学生数量锐减而被关闭。[9].

5.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

早在1919年包豪斯学院成立之前,1874年哈佛大学就开始教授建筑学了。而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于1936年成立,但这两所学院有一个共同的纽带: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937年,格罗皮乌斯(Gropius)和马塞尔·布劳耶( Marcel Breuer)一起迁居美国并加入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作为建筑系的系主任,格罗皮乌斯(Gropius)继续将巴黎美院风格的建筑学院改造成一些人称之为“哈佛包豪斯”的学院。 [10]

Walter Gropius. Image © Louis Held under public domain

哈佛和包豪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即1930年哈佛举办了第一届美国包豪斯展。今年,随着包豪斯与哈佛大学本月(2019年2月)为纪念包豪斯成立100周年而举办的新展览开幕,哈佛与包豪斯的关系得以延续。格罗皮乌斯(Gropius)十分着力于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立为包豪斯在美国的非官方“中心”,并在全美国推广包豪斯的教学。1950年由格罗皮乌斯(Gropius)工作室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是校园内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 [11].

6. 艾斯本研究院

尽管艾斯本研究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院校,在包豪斯毕业生,建筑师赫伯特·拜耳(Herbert Bayer)的帮助下,基于包豪斯在更广范围应用的相似原理创立了艾斯本研究院。现今艾斯本研究院仍以国际非盈利智库的形式存在。研究所主要由沃尔特·帕普克(Walter Paepcke)(曾邀请莫霍利-纳吉( Moholy-Nagy)前往芝加哥)于1949年创立,早在1945年他便聘请了拜耳(Bayer)。 [12].

研究院的愿景与包豪斯的理念遥相呼应,艺术家,领导者,思想家和音乐家可以聚集在这里来反思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尽管可能更乌托邦化(而包豪斯的理念更偏实用),学院背后的理念是要为聚集于此的人们创造一块绿洲,以摆脱日常生活并获得更客观的视野 [13]。自成立以来,艾斯本研究院主办了一场国际设计会议,来表彰美国一些最有成就的艺术家。

7. 池塘农场

弗兰斯·威尔登海因(FransWildenhain)和玛格丽特·威尔登海因(弗里兰德)(Marguerite Wildenhain (née Friedlaender))是一对已婚夫妻,也是先前包豪斯陶艺项目的学生,他们经历了一段从包豪斯到加利福尼亚一个叫池塘农场的社区的有趣旅途。在包豪斯学习期间,玛格丽特曾与保罗•克利(Paul Klee),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格哈德·马克斯(Gerhard Marcks),马克斯·克雷汉(Max Krehan)共过事,并于1925年成为德国第一位获得陶艺硕士学位的女性[14]。弗兰斯则曾师从莫霍利-纳吉( Moholy-Nagy),包豪斯学院搬到德绍后解散了陶艺系,而后弗兰斯最终成为了国立应用艺术学院陶艺学院的院长。

Barn at Pond Farm. Image © Wikimedia user MikeVdP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纳粹控制德国后,威尔登海因(Wildenhain)一家搬到了荷兰,并最终去往美国。身为犹太人的玛格丽特(Marguerite)可以在1940年搬家,但弗兰斯(Frans)不是犹太人,所以七年来无法与她同行。[15]在那些年里,玛格丽特(Marguerite)成为第一个接受戈登和简·赫尔邀请,并搬到他们的艺术家社区——池塘农场的艺术家。弗兰斯最终于1947年加入了玛格丽特在池塘农场的工作,并开始教授雕塑课。池塘农场的架构直接受到像包豪斯学院这样的院校启发,而且它现在有两个鲍豪斯式教育的艺术家驻校教学工作坊。这些工作坊运用包豪斯式的轮转踢进行教学,且学生专注于掌握工艺过程而不是最终成品。 [16].

翻译:钱秦阳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Schires, Megan. "1933年后包豪斯风格继续传承的7个国际范例" [7 International Examples of How the Bauhaus Lived On After 1933] 16 3月 2019. ArchDaily. (Trans. Milly Mo)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12964/1933nian-hou-bao-hao-si-feng-ge-ji-xu-chuan-cheng-de-7ge-guo-ji-fan-li>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